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医 > 基础知识  > 详细页面

蒙医药学基础理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晓默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8日 浏览量:

  蒙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是一门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蒙古族药理论配伍原理等指导临床各科具有蒙医特色的学科。蒙医药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元学说的影响,吸收了藏医及印度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和汉医学知识,总结蒙医临床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寒热学说、三根学说、七素三秽学说、六基症学说、脏腑学说等。

  寒热学说。这是解释肌体内部寒热变化规律和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规律的学说。在寒热学说中,热代表积极、主动、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寒则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简单地说,寒和热就是阴性和阳性之分。蒙医学认为,人的生理活动中寒热的对立关系必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保持人体健康。如果寒热一方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产生疾病。蒙医认为,人类疾病无论多少种,都可以归纳为寒热两类。

  三根学说。人体赖以生存的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和基本物质“赫依、希拉、巴达干”,简称为三根。蒙医学古籍中记载:“人胚在演化过程中随其形态的变化,初成脉由其脐部分出三根。一根上行形成脑。巴达干依属于脑,存在于身体的上部。另一根伸向中路,形成命脉。希拉依属于命脉与血,故存在于身体的中部。另一支向下延伸,形成密处。赫依属于密处,存在于身体的下部。”根据三支脉的不同走向及所在部位,把人体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即心脏以上为巴达干部位,心至脐部为希拉部位,脐部以下为赫依部位。人体的生命现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内而消化循环,外而视听言行,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还有内脏与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的有机联系,都是三根作用的结果。因此,三根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三根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故人体功能得以正常运转。这是正常三根的生理作用。如果三者之间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致使平衡失调时,将引起反常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赫依——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具有维持生命活动推进血液运行、呼吸、分解食物、新陈代谢、增强体力、支配肢体和意识活动、接种传代等作用,并且是保持希拉、巴达干两根相对平衡的调节者,也是人体维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引导者。如果赫依本身失去平衡状态时,就会导致病变。赫依具有以轻、涩为主的凉、微、坚、动等六种特性。希拉——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热能,具有产生热量和调节体温、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营养七精华也称七要素之成熟等功能。它以巴达干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与其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希拉本身失去平衡状态时,就导致病变。希拉具有以热、锐为主的轻、臭、泻、湿、腻等七种特性。巴达干——在人体正常生理过程中,巴达干起滋生、调节体温、滋养正精、增强意识、延年益寿、坚固骨节的作用。并以希拉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与其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巴达干本身失去平衡状态,就会导致病变。巴达干具有的重、寒为主的腻、钝、软、固、粘等七种特性。三根是人体生存的主导因素,也是产生疾病的内在因素。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都是以三者的平衡与变化为理论依据的。三根之间处于相对平衡或失调,即指“赫依、希拉、巴达干”20种特性的相对平衡或失调而言。赫依以“空、气”属性为主,是推动人体生命功能和力量的渊源。希拉以“火、热”属性为主,是推动脏腑及七种精华(食物精华、血液、肉、脂肪、骨、骨髓、精液)进行机能活动的热能和物质基础。巴达干以“湿、水”属性为主,是人体消化食物,调节体液机能和内分泌物质的能源。

蒙医医疗器械

  七素三秽学说。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之七种基本物质——食物精华、血、肉、脂、骨、骨髓、精液统称为七要素,简称七素;三种主要排泄物——粪、尿、汗称为三秽。七素为人体三根赖以生存之物质基础。由食物精华再分解产生的精华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由血、肉等六要素中分解产生的精华,称为滋养七精华。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滋养七精华反转来滋养着七素,以保身体发育成长。七素分解的全过程,互相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按其分解的顺序,如前者不发生病理变化,则为后者提供所需之营养,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因此,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决不能忽视。三秽中,大便能使内脏吸收食物养分之后的污物、残渣等排出;尿能使存在于内脏的糟粕排出;汗液能使皮肤柔润,还起固表的作用等。

  六基症学说。六基症为“赫依、协日、巴达干、血、协日乌素、虫”。“赫依”病: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赫依具有维持生命活动推动血液运行,司理呼吸,分解食物,输送精华与糟粕,增强体力,使五官功能正常及意识清楚,支配肢体活动功能反射等作用。过食苦味、性轻而粗砺的食物,空腹劳动或长期缺乏营养,房事过度,睡眠不足,受寒风吹袭,絮语叨叨,思虑过度,悲伤抑郁,过分哭泣恐惧,大量失血等均能引起赫依偏盛性疾病。“协日”病:协日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热能,具有产生热量和调解体温,促进消化,使营养精华成熟,使容光焕发,有雄心,立谋略等功能。过食热性、酸、咸性及油腻等不易消化之食物,强力负重,长时间在强烈日光下和高温环境中劳动,情志不舒、暴怒、过分使用热性药物等均能引起协日偏盛性疾病。“巴达干”病:巴达干有滋生和调节体液,使身体、思维活动稳定,辅助消化,滋养正精,增强意志,产生睡眠,滋润皮肤,延年益寿,产生耐力,坚固关节等功能。过食苦辛、甜味、油腻及沉重、寒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受凉、长期不从事活动或居住潮湿环境等均能引起巴达干偏盛性疾病。“血”症:血液性热,是保障润身养命的基本物质。过多食用热、锐性和辛、酸、甜味食物,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或高温中作业,情志暴怒,用力过度,刃伤,跌打震荡等均能导致血热旺盛性疾病。“协日乌素”病(黄水病):协日乌素存在于全身各处,尤其在肌肤及关节较多。正常时具有润滑关节、润泽皮肤的功能。过多食用未成熟之水果,腐败变质和不易消化之食物,长时间在寒湿环境中生活,使巴达干、赫依增盛,为巴达干赫依所转化与寒相结合则导致寒性协日乌素病的发生。虫病:凡由致病虫类引起的疾病,均称虫病。致病虫类可分肉眼能见者和肉眼不能见者两类。肉眼能见者叫寄生虫,由寄生虫引起的病称为“虫病”。肉眼看不见的微虫称为“粘虫”,由粘虫引起的病称为“粘虫病”。凡虫之本性既不属热也不属寒,它与热邪合并则引起热性虫病,与寒邪合并则引起寒性虫病。

  脏腑学说。研究人体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技能和病理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脏有五脏:心、肺、肝、脾、肾;腑有六腑:胃、小肠、大肠、胆、膀胱、精腑。由于脏腑在人体内的位置和生理功能不同,因此对生命活动所起作用也不同。脏腑通过赫依的运行,与白脉、黑脉紧密相连,通过生化水谷,分解精华与糟粕等运动,与人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蒙医脏腑不是单纯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概念,更是生理和病理学的重要概念。

  蒙医药学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辨证诊断与施治为原则。

参考资料:《民族药》,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