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地区 > 发展成就  > 详细页面

果洛州:深耕细作,让创建可感可知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湘琳 李兴发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4日 浏览量:

果洛州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王湘琳摄

在果洛州农牧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内,菜农在采摘蔬菜。张龙摄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会进步”,这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各族儿女的共识。在这片7.64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在20余万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团结已经成为果洛草原的最美底色。

  近年来,果洛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内涵,丰富创建形式,把创建作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和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落实政策,为群众幸福添砖加瓦

  在果洛州玛沁县玛域小区,15栋崭新的楼房布局整齐,小区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路灯竖立在两旁,远处的山头积雪覆盖,成群的牛羊散落在草原上,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草原深处。

  初夏的高原依然寒冷。换作以前,最怕变天的强周老人肯定会早早准备好牛毛毡和皮袄。自从搬进玛沁县公共租赁住房玛域小区的新家,无论天气如何变化,一进家门,扑面而来的暖意,都会让强周感觉到温暖。

  走进强周的家中,传统藏式风格装修让人眼前一亮,环视四周,电视机、电冰箱、电灶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强周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边忙着打酥油茶。“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我们信心足了,干活更加起劲了。”说起搬迁后的新变化,强周感慨万千。

  强周是一位牧民,从事过电影放映队的工作。“以前住在平房里,没有暖气、卫生间,冬天还要自己烧煤取暖,常年棉衣穿在身,那一间房住了十多年。”强周说。

  2016年4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强周向政府提交了公租房申请,通过审核、抽签等程序,如愿分到了一套面积5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

  强周对小区里的每一户居民都非常友好,特别是对困难家庭非常关注,经常给予帮助。

  “小区搬迁群众来自不同区域,一时难以适应县城生活,我应该尽力帮助大家更快适应新生活。我也经常教导孩子,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能帮忙的尽力帮忙。”强周说。

  近年来,随着果洛州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断推进,牧民群众纷纷搬到了城里居住。政府采取组织劳务输出、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安排牧民就近上岗,支持自主创业,拓宽收入渠道。

  增收致富生活更有奔头

  “在湛蓝的天空下,巍峨的雪山边,牧笛悠悠,五谷丰登,骏马奔腾,牛羊遍山,这就是我的家……”

  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玛沁县拉加镇赞根村,回荡着藏族群众悠扬的歌声。

  赞根村有309户1123人,是个典型的牧业村。过去,由于收入渠道窄、村民缺乏劳动技能,赞根村是个贫困村。

  2016年,赞根村到户扶贫产业资金下达后,村民们将这笔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孵化园内一家民族手工艺公司,入股后,接受技能培训,就能到公司就业。

  地毯、挂毯、羊毛钱包、背包……公司的产品既富有民族特色,又迎合了市场需求,成为颇受追捧的时尚新品,不仅卖到了西宁,还接到了上海等地的订单。

  “公司享受扶贫产业孵化园的优惠政策,现在有20多种产品。2019年公司销售额超过80万元,贫困家庭就业人员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年底还有分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官却说。

  村民派娃曾经是“看不起病、买不起衣服”的贫困户,现在,他不仅是公司职工,有工资收入,业余时间还开出租车,妻子也在公司食堂工作,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如今,村里还成立了经济合作社,主要从事乳制品制作、饲草料种植,村民的生活有奔头、日子有盼头、心中有希望。

  携手并肩,共同创造新生活

  玛多县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县,海拔4300多米,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黄河的发源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玛多县扎陵湖畔的擦泽村,每天天刚亮,村口便热闹起来,村里的生态管护队员一起出发,巡护草原,开展生态环保行动。

  擦泽村土地面积达649平方公里,牧民日常巡护的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74%,全村102户312人中,已加入生态管护员队伍的有92人。可以说,村里人人都是生态环保的参与者。

  玛多县依托生态管护员覆盖面广、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全面推进“六位一体”管理模式,赋予生态管护员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维护稳定、民族团结、精神文明、义务教育等职责,探索出生产生活生态联动融合发展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形成了政府、干部及群众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建共享的生态保护格局。

  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不断推进,果洛各地将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态保护红利逐步释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玛多县花石峡镇日谢村是藏羊养殖试点村。“新品种藏羊肉质细嫩、膻味小、口感好,卖得很好。”回忆起第一批藏羊出栏时热销的情景,日谢村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热多笑着说,“养殖藏羊的第一年,合作社分红利润就达到47万元。”

  尝到发展的甜头,日谢村养殖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分红每年见涨,牧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牛羊换个养法,牧民换了活法。”如今,玛多县已经在30个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成藏羊繁育基地,一条生态畜牧业循环产业链正在形成,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手记]

  美好生活离不开团结

  果洛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走廊。草原与黄河在这里相拥,游牧传统与农耕文化在这里结合,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把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在这里,民族团结进步已经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行走在果洛的乡镇牧场,醒目的标语随处可见。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建设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挥洒着汗水。

  如今,果洛村村通公路,家家住新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民生改善,是民族团结进步最直接的体现。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基层干部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很实在: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一件实事,就是一份温暖。这份温暖,各族群众能真切感受到:在碧波荡漾的星星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员用双肩扛起基层党建、环境保护、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等重任;在学校,几十年坚守在基层教学一线的老师,让人发自内心地敬佩……

  在帐篷前、在屋顶上,牧民们自发悬挂起一面面五星红旗,牧民们那一张张纯真朴实的笑脸,洋溢着过上好日子的喜悦。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如今,在果洛大地上,团结的乐章更加响亮,和谐的旋律更加动听,各族干部群众休戚与共、携手奋进,共同谱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

作者:王湘琳 李兴发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