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镇馆之宝  > 详细页面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盛装头饰

来源:民族文化宫网站 编辑整理:彤丽格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9日 浏览量:

  这件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女头饰征集于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兰陶勒盖乡(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一套两件,总重3715克,是件新娘头饰,嵌有红珊瑚、玛瑙、松石、银饰等,头饰选料珍贵,工艺精湛,制作精美,显得雍容华贵。头饰主要以“希布阁”和“达如拉嘎”两大部分组成。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盛装头饰

  希布阁,汉语称“连垂”,是系在胸前左右辫发上的美丽的发饰,有的旗称“敖尔雅德克”。希布阁是用布和棉絮缝制而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5寸长的木棒。这两根木棒必须截取于蒙古包的两根椽子。人们在小木棒上制作的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珊瑚,使其成为精美的装饰。在希尔布格勒下沿垂下很多金银制作的穗子,每个穗子下面各有一个小巧玲珑的金银小铃铛。身子轻轻一动,小铃铛便发出悦耳的声响。

  达如拉嘎,汉语称“头戴”。它是由“额箍”、“后大片”、“两侧小片”、“挂串”、“两侧穗子”、“额穗子”、“坠饰”等组成。其中额箍固定着整个头戴,它是由镶半球形珊瑚松石的9至10个“固(银座)”组成的布底套圈。固有圆、方两种,精致的额箍非常对称而精美。 “阿如布其”是头戴的后大片,它象凸字形,上半部珊瑚是竖串,下半部珊瑚石横串,上面共有4个精致的固。“扎马尔嘎”是耳后的两块半圆形珊瑚片,中间各有一块美丽的固,它与后大片和前部挂串相辅相成。挂串是头戴的最华丽壮观部分,也是靠两鬓垂至两肩的最华美装饰。它是各由6串大粒的青金石或珊瑚、绿松石组成。绿松石有方有圆、下边各接3个圆形镶有珊瑚的银质花环,环下又各接3串由小珠和珊瑚组成的穗子,下端有9个口含桃形绿松石的银质蝙蝠,其每一个蝙蝠口下又坠有4个小铃铛,共坠36个小铃铛。在额箍的前面,坠有额穗子,也称流苏。它主要由大小珠子、珊瑚、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组成。中间约一寸多长,两边稍短一点,每串穗子下面垂一颗绿松石或红珊瑚、宝石垂子,中间最大者正垂于鼻梁上部眉心之处。鄂尔多斯妇女头饰除了连垂和头戴之外还有坠饰这种头饰,有些地区往往把坠子混同于挂串,其实不然。它从前是在耳垂上戴的小巧玲珑的耳坠子,后已演变成从额箍挂的约8两重的大坠子。坠饰是两鬓各戴一个,形如问号“?”的串有珊瑚珍珠的装饰,它由坠钩、坠心、坠鼓等组成。佩戴这种华贵头饰必须戴绣有龙凤图案的圆顶立檐帽或罩头巾。

  鄂尔多斯头饰在蒙古族头饰中极具代表性,也最复杂,有其独有的特点。“鄂尔多斯”一词是蒙古语“官帐”的意思。据史料记载,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汗尔朵(官帐)的意思。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四大汗尔朵。成吉思汗过世后,守护大汗官帐的近卫军又专职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到十四世纪时,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卫士将自己“艾马克”(部)的名称,改称鄂尔多斯部,由此得名鄂尔多斯。因此鄂尔多斯头饰既保留了宫廷服饰高贵与华丽的气质,又体现了守陵人服饰独有的庄严与肃穆的风格。

  鄂尔多斯市由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个旗组成,在鄂尔多斯头饰式样较多,每个旗县都略有不同,多达十几种,例如有无后屏和有后屏的,有大后屏和小后屏的,小的后屏垂于肩上,大的后屏光珊瑚珠就得上万颗,一个个串起来,有顺序地排列,整个披挂在后背上,长穗子垂于胯下,随人的行走而飘逸,远远望去,像流动的瀑布。还有的头饰,面颊两侧的垂链有长有短,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也有轻重、大小之分,有的华丽,有的简洁,鄂尔多斯妇女戴上这样贵重的饰物,特别夺目。

  鄂尔多斯妇女头饰作为蒙古族头饰的一部分,在历史和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的蒙古族头饰。由于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制约,为了迁徙的方便,蒙古人继承了游牧民族长衣盛饰,将财富——金银珠宝全部佩戴在身上的传统,而鄂尔多斯人更是如此。除此以外,头饰对鄂尔多斯妇女来说,也不单纯是装饰,因为在鄂尔多斯地区有个传统,头饰是姑娘结婚时娘家给她的嫁妆,而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当时姑娘往往都嫁的很远,再加上交通的不发达,嫁出去的姑娘要回一趟娘家是非常不易的。因此,过去鄂尔多斯妇女把她的嫁妆——即头饰看做是自己唯一的娘家人,寄托着对亲人的全部感情及思念。

  鄂尔多斯妇女头饰是鄂尔多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鄂尔多斯蒙古部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一个具体表现。蒙古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泽爱好、文化心态等,在头饰文化中都有体现,头饰不仅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饰品,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与传承。

  

文彤丽格  图张丹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