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是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因此人们把广西壮族自治区誉为“铜鼓之乡”。壮族最有特点的传统文化被誉为铜鼓文化,因此其吉祥图案由铜鼓所构成。
铜鼓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文化遗物,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最初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来才演变为敲击乐器,并成为权威的象征。《魏书·獠传》说:壮族的先民獠“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晋人裴渊《广州记》也说:“俚獠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据对现存的古代铜鼓研究考证,铜鼓的铸造年代最晚到清代中晚期,在此之后,中国民间的铸造铜鼓活动就己经停止,铸造技术也随之失传。
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据专家考证,其铸造工艺采用了泥型合范法、矢蜡法以及多块范组台的浑铸法。广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接壤的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被称为“铜鼓艺术高峰期代表”。
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其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铜鼓身上丰富的纹饰,像一座无比丰富的资料宝库,储存着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众多信息。如铜鼓上塑有的青蛙塑像,就表现了壮族把青蛙作为图腾崇拜的传统习俗。壮族人把一种蛙(蟾蜍)称作“蚂拐”,认为是“天上雷王之子”,能够呼风唤雨。民间有“蚂拐哇哇叫,大雨就要到”的说法,人们对蚂拐敬畏如神,见到蚂拐不碰、不打、不戏弄,有的还要绕道回避,并过“蚂拐节”。壮族民间舞蹈有著名的“蚂拐舞”。
铜鼓声音洪亮,在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布号令的重要工具,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标志。过去只有部落首领或村寨的头人才有财力铸造铜鼓,也才有权力拥有铜鼓。铜鼓作为乐器,是和舞蹈难以分开的。壮族先民每逢祭祀仪式,就要跳铜鼓舞。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如今,跳铜鼓舞也是广西东兰、凤山、巴马一带壮族村寨非常流行的娱乐活动。每逢春节或三月三等节庆日子,人们就将村寨中的铜鼓集中在广场上,按铜鼓大小排列出一定的音阶,鼓手们一人一鼓,按乐队指挥敲出不同的旋律。舞者穿着节日盛装,随着鼓声翩翩起舞,舞蹈模拟生产生活中的动作,表达人民企盼丰收,向往美好生活等愿望。有时举行铜鼓比赛,届时相邻村寨的人们都来参加,众多铜鼓齐鸣,场面蔚为壮观。
铜鼓是一件重器,相当于中原的鼎,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该项目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1.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主编:《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360百科:《壮族铜鼓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