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资讯  > 详细页面

安居又乐业 居民笑开颜

来源:民族画报 2023年01月10日 阅读量: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和谐社区是泸水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城市楼房安置的纯搬迁社区。现有居民2535户10451人,占全市搬迁总人数的1/3,搬迁群众来自5个乡镇30个村委会,有汉族、傈僳族、白族等7个民族。

搬迁后的居民们走动多了,和谐社区更和谐了。

  自2019年搬迁入住以来,和谐社区以“居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为工作目标,多措并举推进搬迁群众“农民”变“市民”。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9年的7000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15000元,迈出了从搬得出到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坚实步伐。

  和谐社区坚持转观念、强技能、促就业三措并举,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素质能力,促使群众尽快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具备城市生存能力。通过走访,结合未就业人员身体、年龄、文化条件和就业创业意向等因素,开展了烹饪、保安、物业、缝纫、建筑、食用菌栽培、美容美发、园林绿化等适合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共40期2439余人次,覆盖社区所有劳动人口。同时,协调一鹤服装厂、棒球厂、安置点周边重大工程项目工地等开展跟班跟训,通过多行业、多途径、多批次请进来、送出去学习培训,使搬迁群众学到一技之长,让昔日的庄稼人成为各行业的生产能手和业务骨干。

和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志愿服务队在和谐社区开展服务。

  从农村搬迁到城市,住进新建小区,搬迁群众面临着生活习惯难改变、思乡情结难抑制、进城顾虑难消除等问题,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把群众服务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城市生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做好上门帮扶服务。采取驻点工作队+社区“两委”双服务模式,驻点工作队员、社区“两委”干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单元长分片包干,“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周到细致服务,针对父母、子女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学习生活困难问题,建立帮扶机制和弱势特殊群体工作台账,面向老、弱、病、残、孤等特殊人群,开办爱心食堂“幸福餐桌”,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开办儿童之家,为小学生辅导作业,开展音乐、美术、普通话等培训;开展理发屋“送爱心”活动,定期上门进行爱心洗剪;建立“爱心健康档案”,定期开展体检和义诊服务。

民族团结标语在和谐社区随处可见。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