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概述  > 详细页面

非遗舞蹈如何舞台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林荣珍 2019年05月20日 阅读量:

  

上海举办的“民族瑰宝 舞之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之朝鲜族舞蹈。 祖忠人摄

  非遗舞蹈是指列入我国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从2004年至今,我国公布了4批国家级的非遗名录,其中传统舞蹈有163项(含扩展项目)。本文所说的非遗舞蹈舞台化,是指非遗名录中的传统舞蹈的舞台化表演。非遗舞蹈是各地区、各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舞蹈精华,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劳动等诸多内容,体现了该地区、该民族的独特个性与审美习惯,是人们了解该地区、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非遗舞蹈舞台化,就是把非遗舞蹈由其原生环境的表演场域(田间地头、祖庙宗祠等),搬上由声、光、电组成的现代化舞台上进行展示。这种展示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非遗舞蹈传承人或其播布区的民众作为表演主体进行的舞台展示。这种展演一般由地方政府或文化部门组织,如上海举办的“民族瑰宝 舞之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由主流媒体邀请的电视展播,如央视《舞蹈世界》栏目推出的以非遗舞蹈为主题的节目。这种展演是一种“搬演”,表演主体是当地非遗舞蹈表演的原班人马,表演场域改变而表演主体不变,观众可以获得较为原生态的观感体验。通过展演,非遗舞蹈表演者不仅收获了掌声与关注,还锻炼了舞蹈表演技能。

  另一种是由专业舞者作为表演主体在舞台上展示非遗舞蹈。这种表演是专业舞者或舞蹈编导深入非遗舞蹈播布区进行采风习得的结果。它是不加入个人主观创作的表演形式,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创作的《沉香》系列。尽管表演场域与表演主体都变了,但舞蹈形式与内容不变,借助专业舞者更具表现力的身体表演,观众会获得更为“养眼”的观感体验。通过对非遗舞蹈的学习和表演,专业舞者和编导不仅贴近生活、开拓视野、积累素材,同时也为表演与创作提供除现代舞、芭蕾舞、民间舞、古典舞以外的另一种可能。

  以上两种表演形式,都提升了非遗舞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部分濒临消亡的非遗舞蹈重新焕发了生机。对于非遗舞蹈组织者、表演者、学习者来说,非遗舞蹈舞台化是一种共赢的局面。但我们也要看到,如果舞台化进程把握不好,就会显示出“双刃剑”破坏力的一面。

  首先,表演场域的变化,对于一些依托特定民俗、仪式进行的非遗舞蹈是一种消解。由于脱离了其原生环境,民俗活动与仪式独特的文化内涵、表演的鲜活性与强烈的生命张力很难有效表达,久而久之,就会慢慢独立于民俗与仪式之外,成为一种纯舞蹈形式。这与国家对非遗舞蹈整体性保护策略相背,我们可以称其为民间舞蹈但不是非遗舞蹈。

  其次,表演主体的变化,用专业舞者的身体去展示非遗舞蹈,很容易代入表演者个人风格与技术。即使舞者刻意还原,也难免“雅化”“风格化”非遗舞蹈。另外,专业舞者的形象气质、身体条件、表现力都是非遗舞蹈传承人远远不及的,观众欣赏过专业舞者展示的非遗舞蹈后,再去观看非遗传承人表演的舞蹈就会产生粗陋的感觉,甚至批评非遗舞蹈表演得不整齐、不好看等。

  第三,在非遗舞蹈舞台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媚俗化”倾向。如以旅游推广为目的的非遗舞蹈表演,往往存在随意简化或改变:觉得服装颜色不够鲜艳,就把黑的改红的;觉得服装面料不光亮,就把棉麻改为绸缎的;觉得道具不够轻巧,就换成轻巧的;甚至将动作加入“新花样”以博取眼球等。另外,在非遗舞蹈展演中,还存在互相比较的情况。如在同类别的非遗舞蹈展演中,看见别的队伍有个好看的动作或新奇的技巧,展演回来后就刻意加上,同时摈弃“难看难做”的动作,把“好看好做”的动作重复做等。长此以往,非遗舞蹈就会产生趋同性而失去其独特性,这对非遗舞蹈多元发展也是不利的。

  在非遗舞蹈舞台化过程中,要厘清非遗舞蹈与创作舞蹈的关系,不能把有非遗舞蹈元素的创作舞蹈称之为非遗舞蹈,这有违非遗公约对非遗舞蹈的界定。非遗舞蹈和以非遗舞蹈为元素创作的舞蹈分属于两个范畴。

  非遗舞蹈舞台化虽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全球化趋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弥足珍贵。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舞蹈,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用多种途径进行保护与传承。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我们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非遗舞蹈。当然,非遗舞蹈的最好归宿还是在民间,只有深深扎根于地方民众的生产生活之中,非遗舞蹈才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