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传承人  > 详细页面

西盟县非遗传承人李宪兰:巧手织就锦“绣”人生

来源: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2022年12月06日 阅读量:

  金秋的佤山,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山岭间云雾缭绕,蓝天白云飘逸悠扬。普报君来到西盟佤族自治县孟梭镇秧落村博航老寨十组,拜访佤族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的李宪兰。

  1

  ——指尖技艺“织”出幸福路

  “村村寨寨,嘿……打起鼓敲起锣……”刚到李宪兰的佤族织锦工作室门外,就听见一阵熟悉的旋律。拾阶而上,只见宽敞的工作室内一位学员端坐在织机上,娴熟地用若干细竹、木棍挑起或压下经纱,挑出织孔,再用梭引纬线穿过织孔,拉直,然后用穿过经线的梳板将纬线打紧,不断循环往复。“别小看这简单的一挑、一穿、一拉、一紧,不用心学还真有点难。”李宪兰一边招呼着我们观看织锦过程,一边耐心地指导着学员。

  李宪兰与佤锦的缘分源于曾从事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走村串寨过程中,佤族服饰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遂决心学习和传承这门指尖上的技艺。2015年,退休后的李宪兰成立了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重点对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的妇女、留守妇女、残疾妇女和有参训意愿的妇女免费传授织锦技艺,让她们可以依靠这门手艺来增加收入。

  娜红是勐梭镇他朗村十组的老妇女主任,十多岁起开始学习佤族织锦技艺,随后加入了李宪兰工作室。“我靠织佤锦为家里织出了两层楼房。”娜红感恩佤锦技艺为家里带来的改变,从前是白天劳动,晚上织布,一年只能卖得2000元。现在,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近年来,西盟县不断加强对这一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大力扶持佤族织锦产品向规模化发展,使之成为当地旅游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

  据了解,李宪兰和她的“西盟印象”通过“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吸纳固定织工、手织技工2000余人,年生产手工成品20000多件,精美的佤锦产品远销国内外,直接或间接为全县5000名乡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每年人均收入可达8600元以上。一位位勤劳质朴的学员靠一双巧手“织”出一条幸福路。

  2

  ——让世界爱上佤族织锦

  佤族织锦是佤族历史与文化的代表,但县域内的佤族织锦特色也不尽相同。“在保有传统织锦技艺的同时,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闲暇之余,李宪兰也会前往一些设计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寻找她需要的“新鲜血液”。

  “手工织锦是有温度的。”抚摸着手中的“吉祥如意带”,李宪兰眼中满是柔情。对于她来说,每一件经手的织品都是她的孩子。“吉祥如意带”是一条织锦佤族图腾装饰带,其设计一改以往的“黑底红饰”,改以红色为主色调,辅助黑、白二色,一粒粒金色的“小雀眼”,这是李宪兰独具匠心的设计。

  2020年7月,李宪兰亲手将它捐赠给叠石桥家纺文化博物馆收藏。

  2017年,佤族纯手工牛头包、织锦披肩被“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收藏;

  2019年,纯手工织锦茶旗被“南通大学”收藏;

  2020年,佤族手工织锦围巾和佤族手工织锦佤族图腾装饰带被“中国家纺博物馆”收藏。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如今的佤族织锦加入了更丰富的颜色、技艺及创新理念,款式也逐渐增多,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

  3

  ——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积累的卓越智慧和认知经验,以及世代持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为国人提供着强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我们要让非遗“活起来”“走出去”,更好地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守住民族之魂。

  “最重要的还是要足够热爱。”对于选择传承佤族织锦,李宪兰坦言:只有真正热爱,才能将这项事业做好。儿媳廖静文的表现让她很满意,无数个夜晚,在孩子熟睡后,廖静文都会独自“挑灯夜战”。有心人,终不负,她最终从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材生成为了一名“西盟工匠”。

  据悉,目前西盟县共有佤族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1人。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1人、市级有3人、县级有37人。

  下一步,李宪兰表示将会邀请一批知名高校、设计院名师在工作室成立专家工作站,为佤锦的设计、植物染色、文化提升、商业推广等方面注入强大活水动力。此外,今年10月份,“佤族织锦进校园”活动在普洱市职教中心开班,佤族织锦工坊体验馆也建设的如火如荼。

  “再难也会坚持做下去,我想让佤族织锦走向世界!”李宪兰信心十足地说到,对此,我们也心怀期待。

  

  资料来源: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