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传统曲艺  > 详细页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曲艺

来源:锦屏县人民政府网 2022年11月08日 阅读量:

  贵州隆里花脸龙

  花脸龙是隆里所的一项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每年春节、元宵节,都是隆里人舞龙狂欢的喜庆日子(又名狂欢节)。为了喜庆丰收,欢度新春,隆里人都要玩耍已有数百年历史具有乡土气息的原生态花脸龙。据隆里《龙标杂记》记载,隆里 玩花脸龙的起源,历史悠久,取材于宋朝初期“兰季子会大哥(赵匡胤)”又名“戏皇嫂”一则民间传统故事演化而来。玩龙时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每个扛龙者均装扮成古时候兰季子结拜时的十二兄弟各种英雄人物,丑角五彩脸谱,特别突出的是扛龙尾的(兰季子),须以锅烟灰或戏剧油彩涂脸面,上膀敞开半边,下肢一边裤脚挽高,赤裸大腿,手持糯米粑和草把,身背竹篓破罐,头戴有尾辫带草箍、脚穿草鞋,游街表演,逢人就要腻上一口糯米粑,并用草把洒了一下水。据说,谁吃了扛龙尾者腻的糯米粑(俗称太上老君的“炼丹粑”),谁被草把洒了一下水(称为观音菩萨的“净水”),就能百病清除,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净水”洒向哪里,那里就风调雨顺;谁能得吃“炼丹粑”,定走好运。逃得慢的因祸得福,尝不到的数天不悦,隆里玩花脸龙的奥妙就在于此。

  如今,这些故事经历数百年沧桑后,隆里至今仍固守着极具汉文化特色的传统,不仅在隆里的花脸龙中重复着千年的情节,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舞龙的花样造型,由过去的3种发展到现在的近20种,玩耍起来势若翻江倒海、活灵活现,令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2005年11月和2006年7月,隆里花脸龙分别参加黎平机场通航仪式表演和参加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大庆表演,深受赞扬,7月被黔东南州和贵州省批准列入省、州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5年,花脸龙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化舞狮

  舞狮,俗称“玩狮子”,最具特色的当属锦屏县新化所的舞狮。新化所村舞狮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源于明代,盛于民国。每逢春节时与龙灯共舞,演技精湛,动作惊险、刺激。主要有抢花炮,旋角、旋背、上台阶(上桌),雄狮敬礼,双狮抢宝,腾空直立,舔毛、抖擞、闭眼、奔驰跳跃等动作。新化所舞狮技艺娴熟,可上六层桌子,由21张叠成5米的高度。即第一层列成“一”字形摆6张,每张距离约75~80厘米,第二层5张,第三层4张,第四层3张,第五层2张,第六层1张,从一至六层按“品”字结构,摆放整齐,稳实。舞狮时,狮子(一对或两对)分别从两端逐层由下至上往上跳,每上一层后,作出舔毛、摇头、休憩、伸头、昂立远眺、踢腿等动作。直至顶端,双狮窄路相让通行,又在上作直立,拱腰、腾跃、联和祝福等吉祥语,每作一次动作皆扣人心弦,令观者赞叹不止。2009年已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新化舞狮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化水龙

  新化所水龙起源于明代中期,是一种祈雨活动。每逢久旱无雨,村里长老们组织祈雨仪式。活动主要形式是:人们扛旗举幡陪送条龙并带去猪头、香纸,由巫师和寨老引领到亮江边上祭请龙神,仪式庄严隆重。在河边,设祭坛,摆祭品,巫师念诵祭词,锣鼓鞭炮声中,龙在一旁劲舞。祭毕,龙一路舞回村寨,人们在寨门口设欢迎台。龙进寨后,在寨中各条街巷间游行舞动,街巷两边的人们则争向龙泼水,以示对龙神的致敬和欢迎。龙和舞龙的人们被淋得越多,雨就来得越多,庄稼就长的越好。仪式举行后不久,一般都会有雨。1950年代至1990年代,新化所水龙活动很少地举行。近年,此活动已被挖掘,有关部门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桥炸龙

  炸龙是舞龙活动的一种形式,在铜鼓镇花、桥嫩寨等村流行。每年春节期间,人们先请艺人用竹篾片扎龙,或布或草,每条龙一般都是由单数“节”组成,九、十一、十三、十五不等,每节约一米多长,配上威武的龙头和龙尾,用金黄、火红、翠绿、玉白等颜色绘制成龙鳞花纹图案。从正月初三开始表演到正月十五。龙舞之时,两旁的人们纷纷向龙投甩去点燃的鞭炮,鞭炮声、锣鼓声、人们的呐喊欢叫声响彻一片,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花桥炸龙充满刺激和危险,是勇敢者的活动,有的龙被鞭炮炸坏,有的舞龙者被炸伤

  九寨侗棋

  贵州东南部山区,群峰连绵,青山叠翠,景色瑰丽,民风淳朴,勤劳智慧的侗家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歌舞、服饰、民居、风情和习俗。侗棋便是摇曳多姿的侗族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侗棋有螺螺棋、三棋、挑棋、五行棋、三角棋、牛角棋、天棋、裤棋、月亮棋、巴篓棋、猪仔棋、枪棋等。这些下法各异的侗棋蕴涵古拙、形象的审美特质,具有易普及、实用和娱乐的功能,是侗家人十分喜爱的健心益智的传统体育活动,因而得以代代传承,长盛不衰。

  侗棋易学易下,村头寨尾,道路阡陌,桥头树下都是人们下棋娱乐的好地方。无论是歌会逢集,节日闲时,走进侗家山寨,都会看到侗家人围坐对弈的热闹场景。在侗乡,不管男女老少,生客熟人,亲戚朋友,只要说是下棋,人人都可以交锋对战,切磋棋艺。树枝、石子、草杆当棋子,棋谱、棋盘随地而画,朴实而简便。大家互教互学,其乐融融。

  侗家人把下棋作为民族节日、茶余饭后、劳动歇息时的一项娱乐活动。通过下棋,人们在进行交往、沟通思想感情的同时,又健心益智。尤其是劳作之余,三两人席地而坐,摆上几局,让人们在快乐中忘掉劳作之累,乡情野趣浓郁其间,情趣盎然。

  九寨侗家斗木牛

  斗木牛便是侗家孩子们模仿大人斗牛的一种体育竞技活动。

  做木牛的材料,一般是松树,选择一个节上同时向四方长出枝丫的松树干,砍下两丫用火烧烤,弯成水牛角的模样,另外两个杈留长一些,用作两手操纵的把子。

  斗木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一比一对打。两个人操纵木牛对斗,拼体力,也拼角力。若在规定时间内,一方无力坚持打斗下去,或者木牛角损坏了,都被判为输方。如果到了规定的时间,打斗还难分难解,观看者就分成两队,用绳子套住木牛角,各朝后拉,以示劝斗。打斗者不分胜负,为平局。二是多牛打斗。三五个人操纵木牛在一起打斗,谁的木牛损坏了,或已无力参战了,就被淘汰出局,由最后剩下的两名来决定胜负。由于斗木牛场面激烈,刺激性强,深受九寨少年儿童的喜爱。

  九寨侗家夺旗赛

  此活动流行于平秋镇魁胆等村寨,是少年儿童喜爱的一种集体竞技。在一块篮球大小的场地上,圈定活动范围,双方场地后端各插有一杆旗(或树枝)。甲乙双方各出五人,分有守旗人,夺旗手,救护手。另有一人当裁判。双方带队以手板手背定谁先进攻。进攻开始,进攻方的夺旗手飞快冲向对方后场夺旗,守方的队员按照分工迅速去追截夺旗手,同时也派出自己的夺旗手冲入敌方阵地夺旗。夺旗手只要被对方触摸到即算被俘,就不能活动,需有队友营救。队友需冒着被俘的危险冲入敌阵去救人(即摸一下队友的手),之后又可在敌方阵地上活动。谁先把敌方的旗抢到自己的阵地上,即算胜利。

  夺旗赛活动范围大,需要团结协作,有较大的刺激性,颇受青少年喜爱。

  亮司阳戏

  亮司阳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亮司苗族人民素有上山打猎、下河捕鱼、鼓楼歌舞之习俗。自康熙、雍正年间朝廷纳谏“广开上进之途”,准于苗民“入学肄业”之后,亮寨苗族受汉化,苗俗随之渐化。但是,他们十分眷恋传统文化生活,于是自己创造了一种既有苗俗本质又有演绎变异的“阳戏”。表演者多为中老年男女,他们借助歌舞自演自乐,自解自叹,自我表达情愫,以寄寓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宗的缅怀。表演的地点不定,或院坝、或民宅、或鼓楼、或河岸沙洲、或山麓道旁,兴趣一来,触景生情,不受拘束地演唱起来。唱词夹杂汉苗语言,衬词较多,动作简朴粗犷,情感淳厚朴实,曲调粗朴,节奏明快,有领唱,有众和,歌舞相伴。

  亮司阳戏分五部曲,以苗民生产生活习俗为基本素材,每部各有脚本,设计词曲、舞步和服装道具,很有民族特色:《上山打鸟》反映苗民打猎的乐趣和浪漫生活,表演地点是山麓道旁,数名男子身着苗族古装,腰系刀挎,插直柴刀,肩找勾勾枪,脚穿草鞋,边歌边舞。《亮江捕鱼》,反映亮江河畔苗民终年打鱼,以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的情景,表演地点在河岸或沙洲,男女各一人扮成夫妇撑船表演,男撑竿、女摇桨,边唱边作撒网捞鱼动作,旁有众人击鼓、附和。《姊妹舞纱帕》反映苗家姑娘悠闲、自爱、和睦、撒欢的情景,表演地点多在鼓楼,数名青年女子花辫盘结,插麻花簪、银别簪,系大红头绳,打齐肖线,脖戴项链,身着大领袖衣,蓝杆条漫肩,细条滚口,刺绣镶边,大裤脚,有丝带镶边,裤脚口嵌三条蓝杆条,脚穿翘尖布鞋,手拿黑纱帕,演唱苗舞苗歌,众人附和。《鼓楼纺棉》反映苗家妇女纺纱、织布做粗衣,勤劳朴素,以苦为乐的情景。表演地点在家中或鼓楼,妇女身着苗装,分别手摇纺车纺织厂棉,手持纱棍框纱,随着动作节奏唱歌。《打霸王鞭》又称打钱棍,反映贫苦苗民挨家讨要年粑的情景,有时在公众院坝上表演,表达他们安贫乐道,恭谨礼貌,排遣抑郁的复杂心情。表演者有男有女,二人以上,手持霸王鞭拍打出各种花样,边舞边唱,唱几曲后主家打发一些年粑、大米,再走下一家。钱棍长1米左右,两头掏空,各安装五对铜钱,一手提捏住,另一只手拍打时发出唰唰”响声。唱词有多首,声声道喜,句句恭贺,每首都是用“恭喜我的主家财宝万万金,恭喜各位先生禄位又高升”作结尾。

  亮司阳戏表演盛行到1950年代,1960年代以后逐步被现代文艺取代而几乎失传,幸有龙纳远、龙久金、龙吉高等人暗暗传承,孤芳自赏,2006年被发现,列为敦寨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韶霭花灯戏

  韶霭花灯戏流传入韶霭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最早吴锦宽等人在彰化寨做木匠,工余与一个从湖南流落上来的民间老艺人刘厚培学习,回到家乡表演,深受本寨群众喜爱。乾隆三十年十月,韶霭人要举办寨上镇口山石拱桥竣工典礼活动,于是请刘厚培到韶霭村传授花灯技艺。刘厚培在韶霭教唱半年多后,由韶霭村民众捐送银钱回乡度晚年。从此花灯就在韶霭代代沿袭下来并代代流传。韶霭花灯曲调优美动听,语言通俗易懂,表演生动,易学易演。

  自湖南艺人传教花灯后,韶霭村即成立花灯会,会员二十多人,每年冬天排练,正月随龙灯会一道演出。寨上置有龙灯会、花灯会专用田各四十石,以供演出活动资用。花灯会除春节随龙灯演出外,在农闲或者每个民族传统节日都进行演出,据说演戏的当年阳春特别好,寨上能避邪消灾。于是,土王、忌戊、清明节、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尝新节、过小年、过大年(春节)等传统节日都要表演一场,有时还被大户人家请去庆寿、还愿、起房造屋、嫁娶等演出。1950年以前,村里艺人曾到文斗、河口、瑶光、雄黄、加池等地演出。1952年,韶霭花灯会到县城王寨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1958年启蒙区成立文工团,韶霭花灯骨干龙得信、龙得显等人被招进团编演花灯。文工团曾到镇远、榕江参加全州会演,演出《十绣天安门》、《采花》、《八月连》等花灯节目。其中《十绣天安门》获二等奖。“文化大革命”期间,花灯因属于“四旧”被打入冷宫,1980年代后,韶霭花灯又才恢复活跃起来。1980~1990年代,韶霭文艺队及其代表先后到乡、区、县、州、省和湖南等地演出总场次200余场。

  韶霭花灯的艺术形式以花灯舞为主,代表节目有《月亮光》、《五更鸡叫》、《采花》、《拜年》、《扫花台》等。也有花灯小戏,戏中故事情节鲜明生动,如:《劝夫》描述的是丈夫经常出外赌博,妻子劝丈夫戒赌,很有现实教育意义,语言有说唱,有道白。还有小歌剧《王木匠做活》,曲调轻快、活泼,语言幽默、风趣。通过王木匠和绣花房里的小姐对话说唱,一丑一旦的表演,引人发笑。演出还有传统剧目,如《曹操点兵下江东》等。原来在这里流传的曲调和剧目近百个,由于寨子近百年遭受火灾五六次,剧本大部分被烧毁,幸存无几。

  韶霭花灯扮演角色分生、旦、净、丑角等,1952年之前,因封建思想的影响,韶霭花灯演员全是男的,旦角均由男演员扮演,直到1970年代才有女演员参加。演员传承情况是:第一批有吴锦宽、吴锦坤等,第二批有吴胜章、吴胜魁,第三批有吴显廷、吴本清等,第四批有龙德信、龙德显等,第五批有王德周,第六批有龙远洪、龙家海,第七批有龙家免、龙克江、龙克美,第八批有龙家亮、李宏美等。

  韶霭花灯演出导具主要是花扇、帕子等,同时也就地取材一些如花、烟杆、伞、斗笠、茶壶、碗筷等,演花灯戏还有一些实物布景,如:桌、椅、板凳、树枝等;韶霭花灯服装大多采用本民族服装,如:衣裙、压领、龙凤头饰、绣花鞋等。演花灯戏根据故事人物而选择服装;花灯演出伴奏乐器有:笛子、二胡、唢呐、锣鼓等,笛子、二胡、唢呐均由自己制造。

  韶霭花灯没有留存的曲谱,都是靠口传。由于传入的时间较早,花灯曲调在传承中受当地民族音乐、语言、风俗的影响,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在节奏上受当地民歌节奏自由的影响,有的花灯曲调由快到慢,由紧到松,起迄也不一,句间还可以停顿或任意延长。受当地民族音乐、语言的影响音乐旋律也随之改变,形成了一定的浮动等。所以曲调和流传进来时相比较,有较大的变化和差别,形成了独自的风格。

  从搜集整理的韶霭花灯曲调有宫、商、角、徵、羽调式,徵调式较多。宫调式的有《月亮光》、《老汉回家》、《拜节》等;商调式的有《五更鸡叫》、《买包头》;徵调式的有《问花》、《劝夫》。

  

  资料来源:锦屏县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