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艺 > 民族工艺概述  > 详细页面

毛南族手工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宋 祺 2017年11月21日 阅读量:

  毛南族的民族工艺产品,并独具一格。花竹帽、石雕、木刻面具是毛南族众多手工艺品中的优秀代表。

(一)花竹帽编织技艺

  花竹帽毛南语叫“顶卡花”,意为帽底编花的帽。它是毛南族的手工艺品的象征。

  花竹帽是一种形似斗笠、花纹美观的传统竹编手工艺品。它以当地特产的金竹和墨竹为编织材料。

  作为毛南族文化特征的代表,花竹帽是男女青年的定情物,象征着吉祥幸福;可遮阳避雨;它还是珍贵礼品,可馈赠嘉宾好友。这一民间工艺经过毛南人一代一代地不断改进,发展成了精美的民族工艺品,不仅为毛南族的青年、妇女所喜爱,还远销外地,并在全国少数民族工艺品展览展销中获得好评。

(二)木雕技艺

  毛南族人的干栏式古民居建筑多用木质材料,木匠们在房屋的梁、柱、门楼、门额、门匾、门扉、堂屋、神坛上,或雕或锯或铬或刨出各种花样图案,有云朵、龙凤、花草、鸟禽、虫鱼等,近似宫殿里的雕梁画栋。农家的木桌、木椅、木柜等,也雕饰着丰富多彩的花纹。

  毛南族木雕工艺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数木面具雕刻以及师公法事所用的简符、宝杖、笏窖等法器的雕刻。木刻面具主要为“鬼师”跳神、驱邪、逐疫之用。

广西环江毛南族傩面具

  木面具雕刻需选用不易生虫、不易开裂、质地细腻、软硬适度的高山杂木做材料,一般选用恩木(紫威科)雕刻而成,除去芽眼、节眼,利于雕刻,利于保存。

(三)石雕

  毛南族的能工巧匠很多,他们不仅善于木雕艺术,而且石雕的技艺也很高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毛南族人与山中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石头在他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从而,也练就了毛南人塑变石头的手艺。他们住的干栏楼,底层的干栏柱下半部分用的是石柱;由院子进入楼内的台阶用的是石条;房基和山墙是整齐的石块;甚至台阶、门槛、晒台、牛栏、猪栏、石桌、石凳、石缸、水盆、石槽、石碾,都是由石料垒砌或雕凿而成的。

  毛南族石匠艺人历来讲求精雕细刻,石匠师傅们要求学徒每天刻一只画眉鸟,但凿下的石粉末不得多于一牛眼杯,以此衡量徒弟的刀功、锤功和成品的水准。严要求出高手艺,毛南石匠给冰冷的石头赋予了艺术的生命与活力。他们所创作的石雕和浮雕从不事先描画草图,全凭脑海构思,胸有成竹后,即兴雕刻。

  最能体现毛南族石雕艺术价值的是石墓的雕刻。墓碑和墓柱上雕刻的龙凤麒麟、仙鹤寿松等各种动物和花草图案,构思精巧,造型美观,雕工精细,造诣颇深。走进大片墓地,碑阁如林,仿佛进入石刻艺术的殿堂,一座座墓碑就是一尊尊艺术浮雕,让人目不暇接。

  凤腾山古墓群是毛南族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凤腾山位于环江下南乡堂八村西北部1千米处,因其山峰外形酷似腾飞的凤凰而得名。古时,凤腾山是毛南族先民安葬祖先的地方,随后形成了石墓群,成为毛南族最大的古墓场。整个石墓群结构井然,均为坐西向东。石砌的墓群用料考究,墓形砌筑或圆或方,有单体墓、连体墓,形制多样。墓前大都有墓碑与护碑石,呈牌坊式门楼,碑顶是造型各异的石雕,雕饰各种立体图案,雕刻工艺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线雕、阴阳雕等不同的技法,工艺精细,刀法流畅,图案精美,形象逼真,是迄今现毛南族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墓群。 

(四)纺织、银器

  毛南锦是毛南族最有特色的织锦工艺品,用做被面、背带面、挂袋等,用棉线和各色丝绒线由土机编织。图案纹样有八角花、香炉花、畦蝼花、凤凰花等,锦面图案呈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等几何形结构。

  在中南村的南木屯工匠所打制的银手镯、银耳环、银项圈、银簪、银颤花、银钗、银梳、“五子登科”帽饰等,花纹朴实优美,做工精细。

参考资料:谭自安《中国毛难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

供图:刘 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