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舞蹈  > 详细页面

汉族民间舞蹈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1月15日 阅读量:

  每值新春佳节,适逢农闲时光,汉民族民间歌舞活动随即进入最热烈隆重的集中展现期。岁岁年年,红红火火,历古弥新。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内容尤为丰富。由于地域广布,即使同一个舞种,也会呈现出不同方言区的相应特色,其装扮与表演形式不尽相同。汉族民间舞主要有龙舞、狮舞、傩舞、绸舞、秧歌、鼓舞、花鼓灯、踩高跷、跑旱船、春牛舞、荷花舞、太平鼓等。

  除傩舞、荷花舞、安塞腰鼓等特殊舞种之外,汉族民间舞大致特点是“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花鼓花灯主要有安徽花鼓灯、大西南花灯舞等。秧歌舞分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等。其实秧歌队往往还要进行“狮舞”“鼓舞”“踩高跷”“绸舞”等综合表演形式。

龙 舞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汉民族传统舞蹈中最具典型,全国各地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之多样,也实属罕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亦有舞龙求雨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新时期,龙舞仍是全世界华人在喜庆场面最活跃的艺术表演形式。龙舞表演主要包括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三个方面。

  龙是华夏民族精神图腾的象征,蕴含着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特质。龙舞气氛热烈,催人振奋,已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习俗,约源于殷周“祭天”仪式,以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贵州石阡)、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

  龙舞道具,通常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舞者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之穿、腾、跃、翻、滚、戏、缠及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展示“龙”之精气神韵。

  草龙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龙用稻草、青或柳枝等扎成。有的地方还在龙身上插满香火,所以也称香花龙。一般于农历五月和六月间的夜晚舞这种龙,舞起来星光闪闪。百叶龙主要流行在浙江一带。舞蹈开始时,人们分别手持装有木柄的荷花灯、荷叶灯和蝴蝶灯,穿插起舞。最后一只大荷花灯变做龙头,蝴蝶灯化做龙尾,其他灯结成龙身,犹如一条花龙腾空而起。段龙主要流行于江苏。龙头、龙身和龙尾互相不用布相连,只在龙头和每节龙身上扎230~300厘米红绸。段龙多由妇女舞弄,轻盈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的舞蹈特色。

  全国的舞龙有上百种,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其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最为普遍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伴有数十盏云灯相随,并常常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名称叫“龙灯”。耍龙灯的时候,有几十个大汉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间或还有鞭炮、焰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下面簇拥着成百上千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

狮 舞

  又称“狮灯”,历史悠久。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欢快的舞狮活动,把老百姓的欢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狮舞,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形式有双人合扮的大狮或单人独扮的小狮。全身狮皮覆盖,外观酷似狮子。表演狮舞要凭一定的武术功底,并要坚持练习。表演时,一人手持彩球或头带面具在前引逗狮子做抖动、搔样、跌扑、跳跃、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并配以锣鼓声,动作合拍,维妙维肖,逗人喜爱。春节期间,各地的耍狮队都要走村串户表演,俗称“狮子拜年”,受拜单位或人家,要挂红封包,让耍狮队搭人梯摘封包。这是一场惊险的技功表演,十分吸引观众。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狮舞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北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

  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狮舞时经常出现的武斗。

  南师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当中“采青”最为常见。

傩 舞

  又叫“跳傩”,俗称“跳鬼脸”。傩舞历史极其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己发展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傩舞的表演形式与面具制作,对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产生影响,如藏族的“羌姆”,壮、瑶、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师公舞”,就是吸收了傩舞的许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发展成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傩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有关。周代傩纳入国家礼制。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宋末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后因朝代更替,唯“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和傩戏。如今,傩庙、傩面与傩舞构成富有特色的赣傩文化群标志性符号。

  另外,傩舞在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称谓。其表演风格也各异,既有场面变化复杂,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势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面具,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各地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之双重功效。

花鼓灯

  安徽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载歌载舞,还有戏剧表演。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曾被周恩来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美誉。时或呈现“千班锣鼓百班灯”的壮观景象。

  大西南花灯舞,涵盖四川、重庆、云南等地。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据历史记载,它起源于元代的“跳团团”(即男女二人在方桌上载歌载舞,连说带唱),明代又融入采茶戏的一些歌舞表演形式,始有“花灯”之称。后来,又发展为搭花台、花灯单边戏和现代花灯剧。

  秀山花灯表演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秀山花灯的传统表演,场地不限,院坝、堂屋、街头巷尾,只要有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平地即可。由于各地花灯班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表演内容的需要,也有需要特殊场地的。如表演“高台花灯”,就需要传统老式的木方桌二至三张,表演的二人在几张桌子重叠高度的桌面上进行花灯二人转表演。花灯小戏,需要“搭台子”,简易布景,一般是在坝子的土台上表演,或者在吊脚楼上表演。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秀山花灯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

秧 歌

  秧歌是春节群众欢庆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烘托气氛的大型歌舞形式。这里所指的“秧歌”不仅是单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数十种歌舞形式所组合的文艺演出队伍。这支队伍既要在走街串巷中做行进表演,又将最后集中于广场做正式的歌舞演出。因此在北方,人们索性就把过去有着祭祀色彩,而今完全成为春节娱乐式的民间文艺形式称为“社火”或“秧歌”,把这支浩荡的队伍统称为“秧歌队”。秧歌队最前方,在高举象征来年风调雨顺大伞的艺人率领下,“龙舞”“狮舞”舞队位列队首;接下来是一组手挥彩绸翩翩起舞,走“双葫芦”“绕菠花”各种图案的“大场”表演队;然后是腰间横挎红色腰鼓、踏着激越鼓声的“腰鼓队”,表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回头望月”等套路;再后面是腰系竹马或旱船,扮演新郎送媳妇回娘家的“跑驴”或“跑旱船”;接着是脚踩丈八高跷、穿戏装、彩绘脸谱的“高跷队”。接下来还有名为《火盆架子》的队伍,那是把冬季用于取暖的炭盆架,用绳子将其高于脚面悬挂在肩上。盆架以绸布、花草装饰,表演者戏装打扮,表演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戏曲节目。他们被欢天喜地、熙熙攘攘的人们拥簇着一同前往最后进行表演的广场。由各个村镇陆续举行的这种热烈而欢腾的歌舞庆祝形式,将贯穿在整个春节期间,直到正月十五“灯节”。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参见本栏专题介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