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建筑 > 特色建筑  > 详细页面

岜团桥

来源: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2023年02月15日 阅读量:

  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首座人畜分道木质立交桥的——广西三江县独峒乡岜团桥。

  这座桥坐落在独峒乡境内岜团村下方的孟江河上,距县城38公里。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费时13年。为三地侗族工匠石含章、吴金添等设计建造。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石含章、吴金添两位木匠造桥时,不是合作把墨,而是约好了,各自一人从一边桥头自己把墨往中间修建,结果有一位为了考验对方的技艺,故意把墨线中线往旁移了一点,让另一位来接上。结果另一位发现了此事,也不声张,自己悄悄的也把墨线旁移了一点,顺利让桥对接了起来。只是结果是现在我看到,整座桥的中间亭台,就有些上翘和弯曲。这也让这座桥有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意趣。

  这座桥长50米,为两台墩两孔。在墩台之上置三亭,三亭高均为8米,同为歇山式五层重檐。桥的墩台的形状以及悬臂托架简支梁的架设工艺与林溪乡的程阳永济桥相同。建造程阳永济桥的掌墨师莫士祥曾与此桥的施工。为石含章的徒弟。

  岜团桥的最独特之处,是人畜分道,畜行于桥侧。上下双层,与现代的双层桥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层为人行道,宽4米,净高2.4米;下层为畜行道,宽1.4米,净高1.9米。桥与寨十分靠近,桥的东头与两个寨门几乎连在一起(原来的两个寨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寨火时被烧),因此,一年四季在桥上休息的人较多。设计建造者把人行道与畜行道分开,既考虑到上层桥面要清洁和安静,也考虑到桥梁、桥板、挑檐、瓦面不致因畜蹄蹬踏而震摇松动。真是考虑缜密,独具匠心。

  这桥的另一个特点,是整体结构不仅功能先进,结构坚实,而且艺术欣赏性极高。设计者很注意桥与地形地物的互相整合和相互映衬。桥的西岸,紧靠着悬崖峭壁。在悬崖中间,是这条通往县城的古道,蜿蜒而幽远。桥旁的悬崖上,有着这一片高大繁茂的五针松古树。桥的东岸,向东,向北各有一条石板路,不远处是入寨的两个寨门。设计者将桥西岸的入口处顺应古道与桥轴构成80度转角,前置桥门牌坊以及数级青石台阶,使桥与悬崖峭壁、巨树古津连成一体,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桥东岸与两个寨门相对设置两个入口,并设桥阁使两个出入口相通,使东岸桥头形成一副八字张手、笑容可掬的迎客姿态。

  设计者的这种处理手法,奇险精练,大处落墨,使这座桥成为侗族风雨桥中的佼佼者。桥虽不长,但却极有气势,景与物浑然天成,许多中外游客亲临此处,都被其中难以言说的奇妙意境深深吸引,久久流连。

  

  资料来源: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