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民族志  > 详细页面

云南少数民族——壮族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2日 阅读量:

  概况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692.6万人(2010年)。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壮族居住的地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

  云南省有壮族人口121.5万人(2010年),主要聚居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此外,红河、曲靖、昆明、丽江、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等州市也有分布。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现代壮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风俗文化 壮族传统住房为干栏式建筑,现今广西西南和西北、云南文山部分地区的壮族村寨,还保持着这种古老的传统住房形式。其他地区已普遍使用现代住房。

  壮族传统服饰尚紫色、藏青和蓝色,有典雅朴素的特点。男子头裹布帕,上身着对襟青衣,下身著黑色大裆筒裤,脚穿圆口或尖口布鞋;女子头戴额箍,包布帕,上身着右衽紧身短衣,窄袖束腰,下身里穿筒裤外著百褶长裙,脚穿圆口或半高筒绣花鞋;腰系绣花围腰;多佩银首饰,龙以发簪,戴大耳环、项圈、纽扣、属相项链、围腰链、胸牌、丝瓜瓤手镯,滚边银泡等最显著。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壮族的节日有春节、元宵、春秋社日、除夕等,壮族最具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壮族传统诗歌文化丰富,有古歌、礼仪歌、节令歌、造屋歌、农事歌、纺织歌、酒歌、情歌、儿歌等。人们通过诗歌传唱获得民族历史、生产生活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还通过对歌比试才智、交谊择偶。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壮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壮族民间信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仰多神,少数信仰道教和佛教。

  左江崖壁画是壮族先民杰出和不朽的艺术创造,其内容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的社会生活情况。

  铜鼓,是壮族的传统乐器,也是礼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出土和收藏的就有700多面,民间收藏和登记在册的有1400多面。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

  壮锦是壮族妇女纺织的手工艺品,属我国古代四大名锦之一。花色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挎包、头巾、衣物装饰等。

  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技艺如身段、步法、手法、武打等等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与风格。

  

  资料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