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岁月留痕  > 详细页面

雄关七道为防边

来源: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3年04月06日 阅读量:

  积石山在历史上是边关要地,历代王朝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在黄河沿岸、积石山一带的山巅、峡口、高阜扼要,用险制塞,建关设卡,捍卫边疆。隋朝在大河家置临津关,唐代在寺沟峡的阎王砭设凤林关,宋时在炳灵寺之西方境前黄河对岸设置安乡关。明洪武三年(1370年),御史大夫邓愈统帅大军攻克洮山、岷山、河州后,沿白石山、太子山、小积石山山脉,由东而西,西而北,设置了二十四座关隘。沿关隘又有“十里塘房,五里土墩”,驻兵把守,基本上形成了一条西北起黄河、东南抵洮河的防御线,作为捍卫边陲重镇河州、抵御西南游牧民族的屏障。这些关隘,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明代二十四关”,也有人称其为“明代边墙”。“二十四关”中积石山县境内就有七关,即积石关、崔家峡关、樊家峡关、五台关、大峡关、红崖关、癿藏关。明代,除积石、癿藏两处隘口称为“关”外,其余均叫做“山口”,到了清代,这些山口逐渐被称为关。

  积石关 在大河家西约6公里的关门村附近的黄河边上,关址在积石峡东口,东距河州(今临夏市)60公里,西距循化县城4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02o27′,北纬35o48′。关口两侧悬崖近90度,最宽处8~10米,黄河穿关流入县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积石锁钥”之称。明嘉靖《河州志》载:“两山如削,河流其中,西临蕃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隋置临津关,命刘权镇之,李靖伐吐蕃经积石,宋元立积石州,洪武改为关”。明初设茶马榷场于关内,洪武间“设官员五十名把守,一年一换”.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裁以塘丁把守”。民国初年把守官兵全部裁撤。本县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衣带水,隔关为邻。临夏至循化的公路依山傍河,穿峡而过。

  崔家峡关 遗址位于刘集乡崔家村西侧的崔家峡中,地理座标东经102o43′,北纬35o44′。明洪武年间开设。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今无存。有小路出关南与樊家峡关相通,向南翻越五台山,可达青海省循化县北庄乡境,大河家河源于崔家峡,北入黄河。

  樊家峡关 明洪武年间设关,称贾喇嘛山口。清代改称樊家峡关。位于刘集乡南6.5公里的樊家峡中,地理座标东经102o46′,北纬35o12′。刘集河出关流经刘集、大河家北入黄河。关口曾设石栅一道,有遗迹可辨,有小路南通五台关,北连崔家峡。关东为黄草坪牧场。西南侧是海拔4100多米的五台山主峰,山势险峻,峭拔苍翠。

  五台关  明洪武年间开设,称为火烧岭山口,清代改称五台关。位于吹麻滩镇西南约7.5公里的五台峡中,地理座标为东经102o46′,北纬35o41′,关口旧设石栅一道,遗迹尚存。有小路顺峡谷直通五台山峰。

  大峡关 明洪武年间设关,称西山小路山口,清康熙年间改称大峡口关。位于吹麻滩镇南约6.5公里的大峡口,这里两山如削,峡口处宽约百米,乱石林立,有石栅遗址。有小路沿大峡西去,入青海境。大峡水为吹麻滩河主要水源。

  红崖关 明洪武年间设关,称红崖子山口。位于居集镇西的甘藏村,可通往夏河县境和青海起台堡。东距丹凤山村约2.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02o50′,北纬35o38′,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暗门一座,今无存。关西南有面积约11000亩的响水坪牧场和吊水峡瀑布,吊水峡山青水秀,为旅游胜地。

  癿藏关 明洪武年间设,又称小关,位于小关乡小关村1公里的风沟口,是经乌龙沟通往老鸦关的重要通道。地理座标东经102o55′,北纬35o34′。在沟口狭窄处曾设有关墙,今无存。关口附近的麻场垭豁有烽堠遗址。关东约5公里处有旧城堡遗址,据史料记载,该城堡叫“踏白城”,系吐蕃王木征所筑,今称癿藏旧城。

  “二十四关”自明朝洪武年间开始设置后,都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据《河州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各设官员1名,兵50名防守,一年一换。后积石关等大关设兵丁50名,中小关设丁五、六人,仍一年一换,轮流驻守。清康熙年间,各关改为塘丁把守,各关设有把总1人,士兵6人。到民国初年,撤尽塘丁,改由民团驻守。在近六百年的漫长岁月里,这些关隘除用作军事设施外,也渐渐成为沟通内地和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交流的桥梁,关内关外汉、藏、回、保安、撒拉等民族之间的团结、交流不断加强、巩固和发展。

  来源:《积石山史话》

  

  资料来源: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