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地区 > 民族地区概况 > 民族自治县  > 详细页面

北川羌族自治县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0月17日 阅读量:

县情简介

  北川羌族自治县古名“石泉”,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全县幅员面积3083平方千米,辖10镇13乡(其中藏族乡1个),行政村311个,社区32个。

  2016年,全县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48115人,占62.22%;有羌族、藏族、回族、土家族等31个少数民族,共90473人,占总人口的37.92%。超过百人的少数民族有三个,其中羌族8598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04%;藏族3585人,占少数民族的3.96%;回族446人,占少数民族的0.49%。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9亿元,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增长10.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增速全市第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亿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88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7元,增长10.7%,两项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获评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唯一北川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2万余同胞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亿元,成为受灾范围最广、伤亡人数最重、经济损失最大的极重灾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山东省的倾力援建下,北川实现了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跨越。如今的北川举世瞩目、举国关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拥有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北川老县城。新县城驻地永昌镇是“5·12”特大地震灾区唯一异址重建的县城,汇集全国众多著名规划大师心血和智慧,是一座生态宜居、文化特色、现代时尚之城,被誉为抗震精神标志、城建工程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品牌北川

  北川是大禹故里、中国羌城,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全国人居环境示范奖、首批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县、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科技支撑示范县、四川省文明城市、四川省园林城市、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多项殊荣,被授予“中国米黄大理石之乡”“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羌绣之乡”等称号。境内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AAAAA级(北川羌城旅游区),4个国家AAAA级(西羌九皇山、药王谷、北川维斯特农业休闲旅游区、寻龙山)旅游景区,品牌魅力进一步彰显。

畅通北川

  北川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距绵阳25千米、成都135千米,是全省离中心城市最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距蓉欧快铁青白江站103千米,距九寨沟135千米,距重庆352千米,距西安600千米,区位优势明显。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222千米,国道247线、347线横穿境内,规划建设的绵九(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在北川留有互通通道。全市唯一一座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正有序推进,在“十三五”末将构建集公路、水路、航空于一体,连接周边绵阳、平武、江油、茂县、松潘五大放射通道为主线的“四纵两横四环”骨架主公路网,形成“一机(场)二高(速公路)全联网多出口”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格局。

生态北川

  北川地处号称“神秘天地线”的北纬31度附近,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插旗山最高峰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全县林地面积3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5%,保存了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生态系统。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最高气温不超过30℃,平均相对湿度在72~85%之间。全年环境优良天数超过340天。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11-28万个/立方米,是北京、上海、成都等中心城市的20倍以上。境内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竹林沟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宜人。有野生脊椎动物515种,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4种。有野生植物2150种,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

物阜北川

  县内有通口河、安昌河和平通河三大河流,属长江水系,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出境,流域总面积3083平方千米,河流总长365.2千米。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9.04万千瓦,可开发量44.19万千瓦,已开发20万千瓦。地表水年径流总量38.15亿立方米,地下水蕴藏量1.8亿立方米。可开采矿产资源有黄金、赤铁矿、锰矿、重晶石、石灰石、白云岩等,其中石灰石储量超过10亿立方米,可用于生产饰面装饰石材的矿山开采面积达5平方千米以上,矿石质量高,品相好,平均氧化钙含量达到54~56%,是“中国米黄大理石之乡”。药材资源品种达795种(其中药用植物616种),32种药材已广泛种植、加工。

人文北川

  北川是古人类遗址,四川省境内古人类用火痕迹首次在这里发现。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境内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北川地处少数民族与汉族结合部,民族交流频繁,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和最年轻的自治县。北川是革命老区,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进入北川县境,著名的千佛山战役在这里打响。有羌族民俗博物馆、“5·12”汶川特大地震遗址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馆总医院等各类纪念馆6个。羌年入选国际非遗保护名录,有禹的传说、口弦音乐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羌戈大战、羌族沙朗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16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25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39项。著名作家沙汀在这里出生,并留有《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等著名文学作品。

活力北川

  北川享受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秦巴山连片扶贫开发县、国家和省级生态功能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部分立法权、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等宏观政策。有望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减免,并将优先承接绵阳纳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批准执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科技城比照中关村先行先试等政策。设有驻上海、天津、深圳、成渝等4个招商分局,对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对口联系和“绿色通道”审批,为北川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北川近年来绿色产业强势崛起,“两新”产业加速上行。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势头强劲,强力摘取第二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牌子。总部经济初见端倪,普网、北华、富民村镇银行等总部经济初具规模,如今的北川已成为极具活力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地势地貌

  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千米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

历史沿革

  北川历史悠久。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置北川县,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于石泉县置石泉军,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隶成都府路。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升石泉军为安州,石泉县隶安州。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为安县,石泉县直隶成都府。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石泉县改隶龙安府。1913年罢府、厅、州,以道辖县,石泉县隶川西道(次年该称西川道)。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1950年1月北川解放,隶剑阁专区;1953年3月隶绵阳专区,1985年5月隶绵阳市。198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8年1月起北川按少数民族县待遇对待”;2003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同年10月25日举行自治县成立庆典;2008年10日,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北川代管安县永安镇、安昌镇和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温泉、红旗、东鱼6个村;2009年2月6日,国家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批准“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2009年11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民政[2009]15号同意将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所属行政区域析出,设立永昌镇;2010年1月31日,永昌镇挂牌成立,为新北川县城所在地。自建县至2016年,已历1452年。

旅游资源

  县境内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小寨子沟、千佛山、片口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开发区,兼有九寨之秀、青城之幽;以禹里为中心,方圆数千米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以猿王洞险山自然风景区为代表的川西北最大溶洞群,集奇、险、秀于一身。此外,还有明代所建的古城堡遗址永平堡等浓郁羌族文化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 北川政务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