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藏在深闺的土家阳戏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侯德江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0日 浏览量:

一场精彩的阳戏演出

扮演关羽

现存的剧本

“全家福”面具

  土家族阳戏在贵州、湖南、重庆等省、市都有流传,湖南省张家界阳戏和重庆酉阳阳戏均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保护和重视。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族阳戏同样古朴而充满风韵,5月19日,当地的一批文化工作者拟通过挖掘整理,把独具地方特色的面具阳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沿河阳戏同样受到重视和保护。

  源于傩文化艺术的沿河土家族阳戏,在历经200多年风风雨雨之后,至今仍在贵州沿河县的纸坊村默默地传承着,藏在深闺少人知晓。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纸坊村位于群山环抱之中, 距离县城20多公里,与重庆市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小河镇比邻,是沿河土家阳戏的发祥与传承之地。沿河土家阳戏在当地绝无仅有,它有别于贵州福泉阳戏、天柱阳戏、开阳阳戏等地方戏。

  据沿河土家阳戏第六代掌坛人介绍,沿河土家阳戏具体形成年代无从稽考。相传,大约在200多年前已经有了成形的沿河土家阳戏,其祖师爷是黄古老祖。阳戏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种阳春(种田)的人演的戏,所以称之为“阳戏”;另一种说法是为娱乐鬼神而演称“阴戏”,以娱人贺喜称之为“阳戏”。阳戏也被称为“木脸戏”或“鬼脸壳戏”。

  阳戏是一种原生态戏剧,其中道具的使用必不可少。主要包括服装、面具、法器、乐器。面具在阳戏表演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神灵的凭依和具象化。其面具有关圣帝、皇生、小生、老生、老丞相、元帅、老臣等共16面。在阳戏表演中,旦角(贵妃)是没有面具的,搭帕子在头上,身穿旦角服装。面具为白杨木质材料,精雕细琢,上面覆以浓重的彩绘。面具造型别致古朴,以头冠和面相的特征区分角色,在艺术风格上颇具地方特色。

  沿河土家阳戏的声腔、曲牌、演出形式和风格都十分独特,保持了质朴的特性与源流。表演沿河土家阳戏剧目,戏班子要戴上各种不同角色的面具,以白布裹头,仅余双目观察环境,手持刀枪棒帕等道具,和乐起舞。戏班子的成员最少由10人组成,多则20多人。其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等,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沿河土家阳戏表演上特别讲究手法和眼法的运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兰花手、剑指、虎掌、抖指之外,还有姜爪子、荷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叠掌等。眼法上则有鼓、斜、泪、对、睐等不同眼法,表现各类角色的喜、怒、哀、乐、惊等不同情感。阳戏表演中的步法也很有特点,如小丑的鸭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跻步、碎步、蹉步、云步、十字步、轻盈步、小踏步、叠叠步,再加上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等,可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戏班在不同场合唱不同的曲牌和唱词,祝寿时唱《大孝戏》,生小孩唱《子孙戏》,春节唱《耍戏》……沿河土家阳戏剧本本来较多,但经历了两次毁灭性损失,现在所剩无几。一次是“文革”期间被烧毁,另一次是被1996年的一场大火烧毁。现在仅存的剧本是通过回忆整理出来的,目前主要依靠班子成员口耳相传,了解剧情主要依靠师傅传授和成员间相互学习。现存并常唱的剧本有《西京记》、《骂夫回窑》、《西盆接掌》、《美女梳头》、《满门贤》、《蟒蛇记》、《恩歌记》等。

  现在的16具面具,是班主宋成权在1997年春带着戏班子成员,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逐家逐户跳花灯收贺钱和群众集资共筹集资,然后由宋成权到重庆酉阳请师傅雕刻的。

  在当下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正在不断地流失。阳戏班子成员正走向老龄化,年轻人不愿参与,传统的阳戏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如今,沿河土家阳戏班子成员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有48岁,阳戏班子亟待有年轻力量的加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