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加依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为儿童做健康记录。 段敏夫 摄
在亚洲腹地、帕米尔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之间有一个地方,叫“瓦罕走廊”,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是高僧玄奘、旅行家马可·波罗经行之处。
背靠着瓦罕走廊有一个村庄,这就是被称为“瓦罕走廊第一村”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布达尔乡阿特加依里村。
“这里一村邻三国,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老百姓常说‘雄鸡一鸣传四境’,是一个典型的高原边境村。”阿特加依里村第一书记白运增说,2018年底全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眼下,巩固脱贫成果、开拓增收途径是他最操心的事。
3月的帕米尔高原春意初至,迎着仍略显寒凉的微风,白运增敲开错里坦巴依·吾布里哈斯木家的门。弟弟在外读书、与母亲一起生活的错里坦巴依·吾布里哈斯木是一名护边员,现在他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2018年错里坦巴依家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家里还置办了崭新的厨具、精美的挂毯。
因为阿特加依里村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的塔吉克族牧民世代为国守边。“我的爸爸、爷爷都是护边员,当上护边员是我们最大的骄傲。”错里坦巴依·吾布里哈斯木说。
阿特加依里村村民的红色传承得到各界广泛称赞,国家也给护边员提供了工资补贴,让他们守边但不守穷。白运增说,阿特加依里村几乎家家都有护边员,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都脱了贫。村民鲁尔哈拉·伊斯拉木拜克当上了护边员,还在村委会扶持下开起牧家乐,家里炊具、电器一应俱全,收入年年看涨。
结束了入户走访,太阳已经挂在雪山顶上,高原的阳光在雪山映衬下更加耀眼。白运增走进路边的一家小卖店,和老板娘拉起了家常。“最近生意怎么样?”“还行吧,一天能卖出1000多元的东西。”老板娘塔提汗·阿克优力腼腆地笑着说。
2018年5月,塔提汗·阿克优力在村里的支持下,贷款5万元开起这家小卖店。不大的店面里,食品、饮料、日用品琳琅满目,从民族特色糕点到流行饮品,在小店里几乎都能找到,柜台上醒目地张贴着微信支付二维码。仅仅大半年时间,塔提汗·阿克优力就还清贷款,还攒下了1万多元收入。
村里村民经营的小卖店共有3家。“虽然地处偏远、海拔高,但小卖店里商品并不少。每家商店生意都不错,这也说明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白运增说。
此外,阿特加依里村还发挥牧业资源优势,成立牦牛养殖合作社,全村牦牛存栏量超过1000头,实现了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又给牧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自来水入户、路面硬化、庭院改造、广播电视及网络信号覆盖等工程也已如期完工,村卫生室、幼儿园、便民服务中心均同步配套建成并投入使用。
巍峨帕米尔,“瓦罕走廊第一村”静卧于群山间,村民一如既往地守边、护边,但贫困已被他们远远甩在了身后。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